UL60950-1/CSA C22.2 No.60950-1第一版介绍

2023-08-28   •   orange

CSA C22.2 No.60950-1/UL60950-1为美加两国共用的标准,并与2001年10月的第一版IEC60950-1标准相一致。这项标准已获美国国家标准协会(ANSI)及加拿大标准委员会(SCC)的认可,而且IECEE CB机构也立即采用了此新标准。

从2003年4月1日起,所有新的信息科技产品在提交UL申请UL及/或UL加拿大(C-UL)认证时,除非制造商正式要求采用CSA/UL60950第三版的标准,否则会以CSA/UL60950-1标准进行评估测试。不过在2005年4月1日以后,所有新的信息技术产品都须采用CSA/UL60950-1标准进行认证。

本文旨在阐述UL60950-1第一版与其前身UL60950第三版的不同点。本文仅为摘要,并非标准的全文载述,详细内容请参考实际的规格标准。文中所称的本标准均指IEC/UL60950-1。

分成数部分的标准结构:

IEC/UL60950-1乃为分成数部份标准结构的第一部份(Part 1)标准。为了能完整涵盖信息技术设备多元化的构造(construction)、技术和特性,主管IEC 60950-1的技术委员会IECTC108(前身为TC74),将此标准结构调整第一部分/第二部分(Part 1/Part 2)。第一部分为适用于所有信息科技设备的一般要求,第二部分则针对特定构造(construction)增订相关要求。

规划中的第二部分标准包括:

Part 21:信息技术设备的安全性——远程馈电功能IEC60950-21已在2002年12月公布。UL在2003年5月9日的UL公报(UL Bulletin )的60950-21主题中,提出UL60950-21版本。

Part 22:信息技术设备的安全性——户外架设篇;

Part 23:信息技术设备的安全性——大型信息设备配有完整自动装置(robotics)机器。


UL60950-1/CSA C22.2 No.60950-1第一版介绍(图1)


  四大变更范围:

本文主要是说明IEC/UL60950-1与其前—标准最主要的四项差异。

直流供给电源(DC Mains supply):

IEC/UL60950-1的前一版包含了部份电池规格的要求,但并未明确指出信息技术设备产品(ITE)直流供给电源规格的要求。新标准重新定义「直流供给电源」(DC Mains Supply)的部分,其包含由直流电源供电的产品规格,如常用于电信基础设施机房的产品。虽然这些定义和要求是本标准的新内容,但大部分只是为了澄清定义,并反映现在的实际作法。

  以下是新规定的条款明细:

1.2.8.2「直流供给电源」名词重新定义;

1.4.5除制造商另有指定外,标准的供应电压容许偏差值为+20%,-15%;

1.6.1.2(前身为条款3.6)改写集中控制直流电源供应器的北美规格;

1.7.7.3直流电源接线端的标记规定;

2.1.1.7 修改电容放电规格以适用于直流电源供电器;

2.6.3.4修改接地规格以适用于直流电源供电器;

3.2.1.2直流电源配线的线路规格;

3.2.5.2直流电源线规格;

5.1修改接触电流(Touch Current)规格,纳入直流电源设备的电信网络联机的接触电流(但不包含电路(mains circuits)产生的接触电流)。

  音压测试(Acoustic Test):

条款6.5为北美D2版(Deviation),针对含音压输出的产品规定之限制及测试标准。前一版UL60950所指定的测试方法完全针对模拟式电信产品而写,不包含数字式产品。由于IEEE269提供更详细完整的模拟及数字式设备测试规定,所以变更后的测试方法参考IEEE269—即「模拟及数字式电话机传输性能标准量测法」。不过,实际的测量音压(measured acoustic pressure)限定值则保持不变。

  电缆布线系统(Cable Distribution System):

IEC/UL60950-1针对与电缆布线系统如有线电视(CATV)网络或户外天线等连结的产品,规定了全新的第7条(Clause 7)。之所以对连结电缆布线系统的信息技术设备另订特殊标准,是因为其电缆与电线布设在建筑物之外(户外),比完全布设在建筑物内的电线,会产生频率更高的瞬时过渡(transient)现象。下图即为依IEC/UL60950-1规格安装在线缆布线系统中的产品及系统。

  以下是新规范的具体情况:

1.2.13.14电缆布线系统重新定义;

7.1将连结到电缆布线系统的电路,依其电路特性分别以TNV-1、TNV-3或危险电压(Hazardous Voltage)方式处理;

7.2所有TNV电路的分隔(separation)规定都一样(即条款6.2);

7.3电缆布线系统和初级电路(primary circuit)之间的突波(Voltage Surge)或脉冲测试。

  电池组(直流电国家标准):

针对掌上电脑等可携式设备所使用的辅助式电池组(充电电池),UL60950-1附件P.1 (4.3.8)内含括新美加国家标准。适用的电池都应遵循UL2054家用与商用电池(Household and Commercial Batteries)的规范。新规定较以前严格,并参考信息技术产业(ITI)协会TC2对产品安全所拟定的提案。

  其它变更:

最新版的IEC/UL60950-1还有许多变更事项,但对大部分信息技术设备厂商的影响不大。

·1.1范围:电信基础架构设备正式包含在本标准的范围内;

·1.2.12附件A中大部分的易燃性测试方法,已被参照适用的IEC易燃性标准取代。但附件A仍保留最终产品外盒(enclosure)燃烧测试(A1,A2)及燃油(flaming oil)测试规定。ENc安规与电磁兼容网;

·1.4.12现在已经个别定义温度相关(temperature dependent)及非温度相关的设备。而且,本标准的所有温度标准,也从温升(△T)改为最高温度(Tmax);

·1.4.14 D1 National Difference阐明所有A型可抽拔式设备(Pluggable Equipment Type A)的异常测试作业,将在备有20A电流(branch)保护器的供电电源上实行;

·2.1.1.5本标准明确表示危险能量等级(Hazardous Energy Levels)在60秒之后测量;

·2.4.2限流电路(Limited Current Circuit)测量的部分,附件D接触电流测量仪器现在可以做为2k ohm无感电阻的替代方案,以便更能容纳复合波(complex w*eform);

·3.1.9美加的D3规定较宽松,终端连结的绕线(wire wrapping)如果符合条款4.2.2的2.5N稳力测试(steady force),适用于SELV或TNV电路(两者均为D3 Deviations);

·4.3.13辐射:紫外线(UV)标准分别定于4.3.13.3(有关材料)及4.3.13.4(有关人体暴露)。阐明雷射辐射标准的应用;

·附件P.1 (3.2.5)阐明通过UL817认证的电源线(Listed Power Supply Cord)的保护接地线可以是没有黄条纹的实心绿(solid green)。(DC National Difference);

·附件P.1(4.3.5)符合UL1977的电流中断标准,适用于非LPS电路负载时断线的连接器(例如:火线交换应用)。(DCNational Difference);

·附件NAE(2.7.1)阐明15**的插座(NEMA 5-15R)如果设置于非使用者可接触的区域,或许也会使用20A断路器的保护。(D1 National Difference)。


  蓝亚技术服务(**)有限公司的优势如下:

BQB认证:我们拥有SIG授权BQTF资质,华南首家扩蓝牙5能力;两套测试系统保高效,为客户提供大量测试工具,有需要代为定频,免重测等增值服务;

中国CCC and SRRC,CTA我们人员专业渠道畅通;预测试高通过率,一站式服务取证;

法规认证FCC,CE,IC,RCM,MIC等多国认证蓝亚技术不仅满足基本CNAS, A2LA, 取得美 加 日授权;服务东南亚,南非,巴西等130多个新兴或比较难处理的区域转证与当地测试服务;

汽车互联:HDMI,WIFI,USB,CARPLAY,ANDROID Auto,CARLIFE等: 我们的汽车互联实验室,提供软件测试,路试预审,帮您管控整个项目;

定制化性服务为客户提供定制化测试服务。如:蓝牙,WIFI性能测试,智能汽车操作系统开发与验收服务;

机器人CR认证及相关人工智能机器人性能。如:避障,脱困,视觉,听觉等。

相关内容:
  • 服务器CB认证详解
  • CB认证常见问题解答(FAQ)
  • CB认证产品
  • CB认证概述_蓝亚
  • 便携式eCall装置GSO 2021认证费用
  • QQ在线咨询
    全球认证咨询
    13632500972
    实验室座机
    0755-23059481
    <script>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https://hm.baidu.com/hm.js?6844225bf949cff65b89ec7139b9ad0f";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 </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