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规则由中国机器人检测认证联盟发布,版权归中国机器人检测认证联盟所有。本文件取代了CR-1-0101:2019《工业机器人协同操作安全认证实施规则》。本文件自发布、实施之日起生效。
本认证规则适用于各类为协同操作而设计的工业机器人或工业机器人系统(参照 GB/T12643-2013《机器人与机器人装备 词汇》中的定义),协同操作可以包含安全适用的受监控停止、手动引导、速度与分离监控、功率与力的限制四种方式中的一种或多种方法。对涉及的一种或多种协同操作方法的工业机器人或工业机器人系统进行安全和 EMC 认证。
2021年2月28日,机器人检测认证联盟发布了新版《中国机器人认证(CR认证)实施规则》。为推动CR认证实施规则的有序更新,北京赛迪认证中心有限公司发布了《中国机器人CR认证实施规则更新系列解读》一文,解读了更新的主要修订内容。第五期解读《协作机器人CR认证实施实施规则》,详情如下:
适用于各种工业机器人或工业机器人系统的协作机器人CR认证实施规则。
《协作机器人CR认证实施规则》于2021年3月1日发布实施,取代旧版本实施规则。对于新接受的认证委托业务,我公司将按照新的实施规则实施认证并颁发证书。旧版本实施规则的过渡期为12个月。详细信息如下表所示:
每个新版本的实施规则都发布了。在实施前签发的模型证书的有效性不受本实施规则修订的影响。
取得B模式证书的企业,应当在过渡期内向发证机构申请变更,2022年2月28日前完成认证变更,变更期间原证书继续有效。
1.名称:
协作机器人CR认证实施规则由工业机器人协同操作安全认证实施规则修订。
2.认证模式:
A模式在认证模式要求中被删除,只保留B模式。
生产企业可以按照:
3.认证项目:
在认证申请中,必须修改EMC。
4.认证标志:
更新允许使用的标志样式,删除CR标志中认证机构名称信息的缩写,删除右下角的E。
5.认证标准:
不再注明标准年号,统一适用最新版本标准;
GB/T336.GB/T3826.GB/T1855.认证标准。
6.工厂检查:
对工厂质量保证能力检验和产品一致性检验进行了修改:证书上可以有多个厂家,所有厂家都要检验;
对监督检查频率进行了修改,初始工厂检查后12个月内安排年度监督,每次年度监督检查应在当年完成。
7.其他:
从20个工作日改为30个工作日的型式试验时限;
删除6个月的整改期限限制;
细化关键部件/元件要求。
蓝亚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是**市和国家技术企业。公司拥有无线产品畅销全球相关测试能力,可提供BQB、SRRC、CR认证(机器人)、FCC、IC、CE、Carplay、AndroidAuto、RCM、MIC、研发跟互联软件测试及东南亚、中东、南美洲、非洲等多国转证服务。如果您有这方面需要了解或检测的,可以联系我们,蓝亚会根据您的具体产品给到您最好的解决方案。
咨询联系人:Benson
手机/Mob:(+86)13632500972
邮箱/E-mail:marketing@cblueasia.com
地址/Add:**市宝安区石岩街道北环路107号鸿景达产业园C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