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辐射;变化的电场与磁场交替产生,由近及远,互相垂直(与自己运动的方向垂直),并以一定的速度在空间传播的过程中不断地向周围空间辐射能量,这种辐射的能量称为电磁辐射,也称电磁波或电子烟雾(EMF)。
电磁辐射是由无线电信号产生,即是有用信号也是潜在危害信号。当无线电波发射功率超过一定限值后其产生的无线电波辐射能量比较大,产生的危害就相对大。一般情况下无线电波设备发射功率均是在一定限值内。
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危害包括热效应和非热效应。
环境电磁波辐射依据的标准:
国家最新环境电磁辐射标准:GB8702-2014电磁环境控制限值频率范围:30MHz-3GHz
标准名称 频率范围 标准限值 **限值
GB8702-201430M-3G12V/m400mW/m50uW/m
生活中电磁辐射来源:
生活环境中接触最多的是无线电波是:通信信号、WiFi、GPS、FM、广播电视信号、智能**……其不同信号频率范围是不同的。
WiFi(2.4G/5.8G)、智能**(434M/868M/915M/2.4G)
AM:540K-1.6M
FM:88M-108M
广播电视:47M-760M
2G:830M-954M
3G:1880M-2125M
4G:1880M-2655M
GPS/北斗卫星导航
其他:数字广播电视(CMMB)、C/S波段、**专用频率、ISM工科医专用……及家用电器产生的电磁干扰。
生活环境中哪些环境需要对无线电波进行防护:
居家生活环境可以明显看到通信基站发生天线(50m内)、广播发射塔(100m内),需用专用仪器检测环境中的电磁辐射状况,根据检测结果判断是否需要防护。
无线电波防护方式:
在不能改变无线电波发射设备功率的前提下,采用信号屏蔽的方式。使用各种屏蔽材料对需要防护的环境进行屏蔽从而降低无线电波作用于人体的强度(不能完全屏蔽把无线电波变成0,只能相对降低)。比如采用:屏蔽涂料、屏蔽壁纸、屏蔽金属网等等。
环境电磁辐射(EMF)就讲到这里了,更多认证信息可点击蓝亚技术BlueAsia官网了解:https://www.cblueas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