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日本《电波法》(RadioLaw)的规定,日本MIC(总务省)对无线设备的认证主要分为以下两种核心类型,其区别主要体现在认证对象、流程和适用范围上:
一、测试认证(Test Certification):
·认证对象:对每一台单独设备进行测试和认证,每台设备需独立送检。
·适用产品:适用于小批量或定制化无线通信设备(如特殊型号的通信模块、样机等)。
·特点:
认证仅对送检的单个设备有效,不可扩展至同型号其他设备。
设备需加贴唯一性认证编号(如”TA-XXXXXX”)。
·典型场景:研发阶段测试、定制化订单或特殊用途设备。
二、型式认证(Type Certification):
·认证对象:对同一型号的一批设备进行抽样测试,通过后覆盖该型号所有产品。
·适用产品:标准化批量生产的无线设备(如Wi-Fi路由器、蓝牙耳机、手机等)。
·特点:
认证对同批次所有设备有效,显著降低重复认证成本。
若设备设计、制造工艺或关键部件变更,需重新认证。
设备标签需标注统一认证编号(如”TA-YYYYYY”)及”技适”标志(GITEKI Mark)。
·典型场景:消费电子产品的大规模生产与销售。
日本MIC两种认证类型对比概览:
对比项 测试认证 型式认证
认证对象 单台设备 同型号批次设备
适用场景 定制化/小批量 设备标准化/大批量生产
认证流程 每台设备单独测试 抽样测试,覆盖同型号所有设备
标识要求 唯一编号(每**立) 统一编号(同型号共享)
费用与周期 单台成本高,周期短(约2-3周) 批量均摊成本低,周期较长(6-8周)
补充说明:
1.特殊类别:技术基准适合自我确认
仅适用于《电波法》定义的“特定无线设备”(如部分低风险设备),制造商可自行声明符合标准,无需第三方认证,但需保留技术文档备查。
2.适用产品范围:
两类认证均覆盖无线射频设备,如蓝牙/Wi-Fi产品(2.4GHz/5GHz频段)、ZigBee、RFID、LTE设备等。
3.认证流程共性:
无论选择哪种类型,均需通过MIC认可的机构=提交技术文档、ISO9001证书、测试报告等材料,并完成射频(RF)及电磁兼容(EMC)测试。
日本MIC认证建议出口前咨询授权机构(例:蓝亚技术13632500972)获取定制化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