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紧急呼叫系统ecall合规认证新规

2025-10-24   •   orange

车辆紧急呼叫系统(eCall)的合规认证要求正处在重要的技术升级节点,特别是在欧盟和中国市场,新规对通信技术、定位精度和数据传输能力都提出了更高要求。

车辆紧急呼叫系统ecall合规认证:

新规维度欧盟 (NG eCall)中国 (AECS国标)
核心法规/标准(EU) 2015/758, (EU) 2024/1180GB 45672-2025
技术基础4G/5G网络及IMS技术至少支持4G网络全频段通信,北斗优先或单模定位 
关键升级从2G/3G电路交换转向数据包交换从无到有的强制性国家标准
定位精度 动态场景下误差≤3米遵循北斗定位系统相关国标要求
数据传输超越140字节MSD,支持视频流、动态传感器数据发送车辆位置、状态信息,并建立双向语音通话
强制时间表

2026.1.1:新车型认证必须支持NG eCall
2027.1.1:传统eCall证书失效,未获NG eCall认证的新车禁售 

2027.7.1:标准正式实施,所有新生产的M1/N1类车辆强制配备

🔍ecall合规认证新规核心要点解读:

除了表格中的基本信息,以下几点细节需要你特别关注:

1.欧盟NG eCall:技术基础的革新

新规的核心是推动紧急呼叫系统从依赖2G/3G电路交换网络,全面转向基于4G/5G及IMS(IP多媒体子系统)的数据包交换技术。这不仅顺应了通信网络演进趋势(欧盟2G/3G网络将逐步关闭),也为未来传输更丰富的事故现场数据(如视频流、碰撞强度、电池状态等)奠定了基础。此外,在过渡期内,NG eCall终端通常需具备"双模保障"能力,即在4G/5G网络不可用时,能回退到传统的CS eCall模式进行紧急呼叫,增强了系统的可靠性。

2.中国AECS国标:注重本土化适配与全面防护

中国的《车载事故紧急呼叫系统》标准在吸收国际经验(如联合国UN R144法规)的同时,也充分考虑了本国实际情况:

·支持北斗定位:标准明确要求位置信息需遵循北斗优先或北斗单模的模式。

·全面的触发形态:标准要求系统能覆盖正面、侧面、后部碰撞的自动触发,并对车辆翻滚条件也提出了触发要求(鉴于行业技术积累,翻滚触发暂为非强制项)。

·网络连接要求:基于中国4G网络普及和2G/3G退网的现状,标准明确终端应至少支持4G网络的全频段通信。

  ecall合规认证流程与建议:

完整的NG eCall认证过程通常需要8到12周,主要包含准备阶段、实验室测试、行车测试和审核发证四个核心环节。

1.准备阶段 (约1-2周):选择欧盟认可的公告机构(如德国的KBA、卢森堡的SNCH)和测试实验室,非欧盟制造商还需指定一个欧盟授权代表(EC-REP)。同时准备技术文档,如系统架构图、电路设计、MSD数据逻辑说明、隐私保护方案、英文用户手册等。

2.实验室测试 (约3-6周,核心环节):样机需在授权实验室接受全面测试,项目包括功能与性能(如MSD数据传输准确性、呼叫建立时间(要求≤10秒)、定位精度)、环境与可靠性(高低温、振动)、电磁兼容(EMC)以及断电可靠性测试(验证后备电池在事故断电后能否维持系统工作至少10分钟)。

3.行车测试 (约1-2周):在真实道路环境中验证呼叫功能、网络切换稳定性和定位精度。

4.审核与发证 (约2-3周):公告机构审核所有测试报告和技术文档,通过后颁发证书,证书有效期通常为3年。

关注关联认证:如果eCall设备包含无线发射功能(如4G/5G模块),还需确保其通过CE-RED认证。


希望这份关于车辆紧急呼叫系统eCall合规认证新规的梳理能帮助你更好地规划和执行产品认证。如果你能分享更具体的产品类型(例如是针对欧盟市场的NG eCall还是满足中国国标的AECS),蓝亚技术:13632500972,将为您提供专业的认证咨询服务!

相关内容:
  • 车辆紧急呼叫系统ecall合规认证
  • 欧盟强制NG eCall认证新规
  • eCall测试认证
  • ecall认证_蓝亚技术
  • 紧急呼叫系统eCall认证
  • QQ在线咨询
    全球认证咨询
    13632500972
    实验室座机
    0755-23059481

    下一篇

    暂无
    <script>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https://hm.baidu.com/hm.js?6844225bf949cff65b89ec7139b9ad0f";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 </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