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认证体系的核心在于“一次测试,全球通用”,能显著简化产品进入多国市场的流程,节省重复测试的成本与时间。其认证标准和要求会与时俱进。
| 产品类别 | 核心适用标准示例 | 关键测试项目摘要 |
| 信息及影音设备 | IEC 62368-1:2023 | 电气绝缘、防触电保护、温升、异常工作测试。 |
| 家用电器 | IEC 60335-1 | 泄漏电流、机械强度、防水防尘(IP等级)、发热元件保护测试。 |
| 照明设备 | IEC 60598-1 | 灯座与接线端子、谐波电流、防眩光与耐热测试。 |
| 电源设备 | IEC 61558-1 | 输出电压稳定性、短路保护、耐电压测试。 |
| 医疗器械 | 相关IEC标准,如ISO 80601-2-56 | 依据具体产品而定,需关注安全与基本性能。 |
| 电池 | IEC 62133 | 额定容量、过充/过放保护、短路、热滥用等测试。对于非便携式系统的产品,需要考虑适用其他相关标准。 |
🔋电池产品CB认证特别关注:
电池是许多设备的核心部件,其安全性至关重要。除了上述表格中的通用测试外,针对电池的CB认证(依据标准如IEC 62133)还有一系列严格的专项评估,例如:
1.电芯需要接受持续低速率充电、振动、温度循环、外部短路、挤压、低气压、强制放电等测试。
2.电池包则需要通过振动、高温下外壳应力、温度循环、外部短路、自由跌落、冲击(碰撞)等测试。
2025年CB认证新规与解读:
除了上述具体标准,CB体系本身的管理规则也在更新。国际电工委员会(IECEE)发布的新版CB证书规则操作文件(OD-2037)已于2024年1月1日生效,其中一些关键变化值得你在准备认证时特别注意:
1.功能安全信息上证书:新规要求在CB证书上尽可能清晰地表述与功能安全相关的参数,例如安全等级(SIL, PL)和附加的安全参数(如PFH, MTTFd)。这并非新增测试项目,而是让关键安全信息在证书上一目了然。
2.多标准产品的整合发证:对于结构复杂、同时涵盖多个产品类别和标准的产品(例如,一个同时适用IEC 62368-1和IEC 62040-1标准的储能系统),新规允许在测试齐全的情况下,整合成一份CB证书,简化了管理。
3.软件与型号命名的明确:新规对软件和硬件配置的型号命名给出了更清晰的指引。例如,对于含有可编程IC的电池包,不同的软件版本在特定条件下可视为相同配置,无需区分型号;而硬件供应商不同但设计相同时,虽可视为相同型号,但建议使用后缀加以内部区分。
4.独立软件包的认证路径:根据IEC 60730-1的要求,用于多个终端产品的独立软件包(如软件库)现在有机会单独申请CB证书,这为软件开发商提供了便利。
CB认证流程与实用建议:
了解标准和项目后,清晰的流程规划能助你事半功倍。CB认证的核心流程主要包括:选择NCB机构并提交申请、寄送样品进行测试、审核通过后颁发证书,整个周期通常为4到8周。
为了确保你的认证过程顺利,这里有几点建议:
1.确认证书类型:根据中国质量认证中心(CQC)的规则,对于零部件认证计划(***)和部分特性认证计划(ACP),不再颁发CB证书,而是颁发相应的***或ACP证书。在申请前最好与选定的NCB确认你的产品适用哪种方案。
2.关注标准更新与国家差异:虽然CB证书没有固定的有效期,但其有效性依赖于产品设计、标准及关键元器件未发生变更。当产品依据的IEC标准更新时,企业需在过渡期(通常1-2年)内完成产品符合新标准的评估。同时,如果目标市场明确(如中国、美国),务必提前了解该国的“国家差异”要求,以便在测试中一并完成,为后续转证节省大量时间和成本。
3.确保样品与文件的一致性:送测的样品必须与未来大规模生产的产品保持一致。所有技术文件,如英文说明书、电路图、关键元器件清单(需含供应商的CB证书)等,都必须准确完整。
希望这份关于CB认证标准和项目的梳理能帮助你更好地规划产品全球化策略。如果你能分享具体产品的类别,蓝亚技术:13632500972,将为您提供专业的认证咨询服务!